入冬已三轮寒潮 为何冷空气又强又频繁?
Date:2021-1-7 15:16:24Hits:0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入冬以来,2020年12月我国经历了两次大范围冷空气过程,目前正在受到第三股强冷空气的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袁媛:“与常年同期相比的话,整个冷空气次数不算特别多,但它的强度比较强,这三次都是全国型的强冷空气过程,所以它是自南到北都是大范围的强降温,所以它降温幅度比较大,影响范围也比较广。”
气象专家表示,导致今冬以来冷空气强度强,多地气温一降再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最直接原因是“西高东低”的经向型环流和偏强的东亚冬季风,另外,赤道中东太平洋最近即将达到峰值的拉尼娜事件和秋季北极海冰偏少也是两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袁媛:“拉尼娜的这个事件,它目前处于一个发展的盛期,那么容易导致冷空气比较强来入侵我国,其实在多数的拉尼娜年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在9月份的时候北极海冰基本上是达到历史的第二少,在北极海冰明显偏少的情况下,北极地区容易特别偏暖。这样就会把北极的冷空气向外、向中高纬地区挤压,就会挤压到我们东亚地区,导致影响到我们国家的冷空气比较强,会导致我国大范围气温偏低。”
专家表示,此轮降温后,10日至11日还会有一股弱冷空气继续南下,因此,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在未来10天都会处于气温偏低的状态。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袁媛:“到了1月中旬的后期到下旬开始,气温开始会不断地开始有回暖,部分地区可能会接近常年,目前来看2月份全国大范围气温接近常年到偏高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除了降温,这次寒潮过程还有个特点就是风大!低温本就让人浑身打颤了,再加上大风 “加持”那真的是寒风刺骨!大风吹袭下,人们为何感觉格外冷?不得不提到一个词,那就是“风寒效应”。
气象专家介绍,这种因风所引起使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被称作“风寒效应”。人的体温在多数情况下会高于周围环境气温,在无风或微风情况下,人体周围的空气分子交换很弱,这就在人体和大自然空气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过渡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这个过渡层就在贴近人体的表面起到了保暖的作用。可是,当空气流动很快的时候,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便不断地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越来越感到寒冷。这就是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刮风天比无风或微风时使人感到寒冷的原因。
从大量的科学实验中,人们找出了风速大小和人体冷暖感觉的关系,并大致计算出这样的数据: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3~5℃;气温在0℃以下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6~8℃。不过,风寒效应只发生在暴露在衣物之外的皮肤上,所以只要挑选合适的衣物,尽量减少裸露在外的皮肤,就能将风寒效应降到最低。
转自:《中国网》